大漢科技承辦2020全國機械化施工交流會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施工機械化分會年會
金秋九月(yue),清風送爽(shuang)。2020全國機械化施工交流會暨施工機械化分會年會于2020年9月10-12日在泉城濟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施工機械化分會主辦、大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2020年(nian)是不平凡的(de)一年(nian),也是將載(zai)入(ru)史(shi)冊的(de)一年(nian)。隨著(zhu)年(nian)初(chu)爆(bao)發的(de)新冠疫情得到(dao)控制,在“兩(liang)新一重(zhong)(zhong)”建(jian)(jian)設(she)、設(she)備更新需求(qiu)以及雄安(an)新區等(deng)重(zhong)(zhong)大項(xiang)目的(de)拉動下,施工機(ji)(ji)(ji)械租賃及工程(cheng)機(ji)(ji)(ji)械銷售增(zeng)長超過市(shi)場預期(qi)(qi)。同(tong)時(shi),5G、信息化(hua)、智慧建(jian)(jian)造、節能(neng)環保等(deng)新技術為(wei)行(xing)業發展帶來嶄(zhan)新機(ji)(ji)(ji)遇(yu)。本次會(hui)議密(mi)切把握后疫情時(shi)期(qi)(qi)工程(cheng)機(ji)(ji)(ji)械行(xing)業和機(ji)(ji)(ji)械化(hua)施工的(de)發展趨勢(shi),以“挑(tiao)戰與機(ji)(ji)(ji)遇(yu) 成長與未來”為(wei)主題(ti)進行(xing)廣泛交(jiao)流。
好客大漢(han)、泉城濟南吸(xi)引(yin)了來自全國(guo)各(ge)地政府主管部門、工程(cheng)建(jian)設企(qi)業、設備租賃企(qi)業、檢(jian)測單位、科研院所專(zhuan)家等逾260名代表參會。勝友如云,高朋滿座,大家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共同見證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共同探討行業的成長與未來。
中(zhong)國(guo)工(gong)程(cheng)機(ji)械(xie)工(gong)業(ye)(ye)協會副秘書長(chang)(chang)(chang)嚴(yan)建(jian)國(guo)、施工(gong)機(ji)械(xie)化分會會長(chang)(chang)(chang)劉子金(jin)、哈爾濱工(gong)業(ye)(ye)大(da)學(xue)陸念力教授(shou)、南京(jing)工(gong)業(ye)(ye)大(da)學(xue)殷晨波(bo)教授(shou),以及北京(jing)城建(jian)集(ji)團副總(zong)工(gong)程(cheng)師(shi)王甦、北京(jing)建(jian)工(gong)集(ji)團環境(jing)修(xiu)復公司黨委書記李文(wen)波(bo)、中(zhong)核(he)華(hua)興(xing)達豐機(ji)械(xie)工(gong)程(cheng)有(you)限(xian)公司總(zong)經(jing)理(li)朱輝(hui)、山東中(zhong)建(jian)物資(zi)設備有(you)限(xian)公司總(zong)經(jing)理(li)劉文(wen)華(hua)、上海龐源(yuan)機(ji)械(xie)租賃有(you)限(xian)公司總(zong)經(jing)理(li)柴昭一等副會長(chang)(chang)(chang)出席會議(yi)。
施工(gong)(gong)機(ji)械化分(fen)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秘(mi)書長吳學(xue)松(song)主持(chi)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議(yi)開(kai)幕式(shi),大漢(han)科(ke)技(ji)董事長康與宙、總經理(li)張(zhang)茹、常務(wu)副總李(li)俊(jun)池、技(ji)術副總靳義(yi)新、副總經理(li)張(zhang)永鋒等出席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議(yi)。中建(jian)八(ba)(ba)局(ju)山東分(fen)局(ju)安(an)(an)全總監陳立(li)(li)全、北京城建(jian)科(ke)技(ji)促進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起重吊裝及拆卸工(gong)(gong)程專(zhuan)業(ye)(ye)委員(yuan)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主任(ren)孫曰增、廣東省建(jian)筑機(ji)械租賃行業(ye)(ye)協(xie)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長唐洪亮(liang)(liang)、江蘇省土木建(jian)筑學(xue)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建(jian)筑機(ji)械專(zhuan)業(ye)(ye)委員(yuan)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長李(li)明(ming)、中國建(jian)筑工(gong)(gong)程總公(gong)(gong)司(si)技(ji)術中心副總工(gong)(gong)程師(shi)(shi)林冰博士、中建(jian)八(ba)(ba)局(ju)南方公(gong)(gong)司(si)巡視(shi)員(yuan)裴(pei)忠(zhong)義(yi)、中建(jian)八(ba)(ba)局(ju)華(hua)南公(gong)(gong)司(si)動力部經理(li)馮樹榮(rong)、北京城建(jian)集(ji)(ji)團(tuan)(tuan)設備管(guan)理(li)委員(yuan)會(hui)(hui)(hui)(hui)(hui)(hui)(hui)(hui)辦公(gong)(gong)室負責人姜立(li)(li)冬(dong)、中建(jian)三局(ju)二公(gong)(gong)司(si)租賃公(gong)(gong)司(si)執行總經理(li)龍傳堯(yao)、中鐵建(jian)設集(ji)(ji)團(tuan)(tuan)有限公(gong)(gong)司(si)安(an)(an)全部陳吉申(shen)、中建(jian)一局(ju)華(hua)江公(gong)(gong)司(si)安(an)(an)全總監董海(hai)亮(liang)(liang)、北京住總集(ji)(ji)團(tuan)(tuan)副總工(gong)(gong)程師(shi)(shi)畢(bi)新、上(shang)海(hai)建(jian)工(gong)(gong)四建(jian)集(ji)(ji)團(tuan)(tuan)總工(gong)(gong)程師(shi)(shi)張(zhang)志峰(feng)、達豐兆茂投(tou)資集(ji)(ji)團(tuan)(tuan)有限公(gong)(gong)司(si)安(an)(an)全總監林瀚威等重要領(ling)導和嘉賓。
本次(ci)年會(hui)邀請(qing)了14位專家做交流報告,報告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后疫情時期行業發展走勢,雄安新區建設,施工機械事故預防與安全管理,涉及內容全面,密切聯系行業應用,既有5G熱點的技術發展和相關案例,也有工程機械智能化制造發展探索,有深度,有高度,在不同方面、多個角度給大家帶來很好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開闊了視野。
大漢科技股份有(you)限公(gong)司董事長(chang)康(kang)與宙先生致歡(huan)迎辭
大漢科技(ji)股份有限(xian)公司(si)董(dong)事長康與宙先(xian)生首(shou)先(xian)致歡迎辭。2020年適逢大漢科技創立20周年,大漢科技緊密把握制造業發展趨勢,以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以提升產品智能化為重點,通過20年的不懈努力,行業競爭力日漸增強。希望未來能再接再厲,不忘初心,與行業共發展,努力實現下一個20年的騰飛。
工程機械行業(ye)發(fa)展情(qing)況(kuang)及“十四五”展望
中國工(gong)程機械工(gong)業(ye)協會副秘書長嚴(yan)建國
中國(guo)工程機(ji)械工業協會副(fu)秘(mi)書長嚴建國(guo)介紹了2020年1-7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從中不難看出,工程機械行業是中國裝備制造業中率先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的行業之一。隨著國家重點支持“兩重一新”建設的政策逐步落地,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將從傳統基建為主擴展為由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新能源、新技術、新科技為主要方向的新型基礎設施為主的投資共同帶動。
正在制定中的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將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十四五”期間主要任務包括:一是要繼續推進制造強國研究和各項工作;二是要繼續推進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三是進一步明確“十四五”重點發展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關鍵工藝的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四是要做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五是繼續加強共性技術、基礎技術、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工作;六是扎實推進國際化步伐。隨著規劃的落地,將具體指導工程機械行業不同專業和領域實現“十四五”的高質量發展。
后疫情時期(qi)建筑市場及工程機(ji)械機(ji)遇與挑(tiao)戰(zhan)
施工機(ji)械化(hua)分會會長劉(liu)子金
施工機械(xie)(xie)化分會(hui)會(hui)長劉子金(jin)針對(dui)后疫情時期建筑市場及工程機械(xie)(xie)機遇(yu)與挑戰做了主題(ti)報告。他指出,“兩新一重”建設的提出,形成了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協同發力的新格局,為我國建筑業市場和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也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指明了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轉型升級一直大力推進,各項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層出不窮并廣泛應用,而此次疫情的影響,也讓我們更堅定的看到,新型建造技術、信息化技術在建筑業轉型升級中擔當的重要角色。同時,關于綠色建筑、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系列國家政策文件的出臺,都提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要求,為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對于建筑業企業來說,傳統基礎設施與新型基礎設施持續發力,將為我國建筑業市場和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巨大市場空間,成為建筑業和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塔(ta)機附著狀態剛度、強度與穩(wen)定性(xing)分析
哈爾濱工業大(da)學機(ji)電學院原(yuan)黨委(wei)書記(ji)陸念力教授
哈爾濱(bin)工業(ye)大學機(ji)電學院原(yuan)黨委書記陸念(nian)力(li)教授(shou)針對“塔機附著狀態剛度、強度與穩定性分析”從三個方面做了精彩學術報告。一是塔機結構設計從許用應力法與極限狀態法的比較、不同工況組合下的極限狀態法應用與分項系數取值;二是從線性分析方法到二階理論分析方法的比較,從單跨附著到多跨附著結構計算分析;三是柔性條件下基于剛度分配的附著反力、常見附著結構桿件內力分析計算等。報告以其專業性、權威性為塔機附著設計計算指點迷津。期間陸念力教授在康與宙董事長陪同下蒞臨大漢考察指導,并為大漢科技技術中心研發人員培訓塔機設計標準。
5G技術·智慧工地(di)·工程機械智能(neng)化
5G技(ji)術在工(gong)程(cheng)機械上的應用(yong)
中國聯通集團政企(qi)客戶部行業(ye)總監(jian)成湘龍(long)
會議邀請了中國聯(lian)通集團(tuan)政企客戶部行業總監(jian)成湘(xiang)龍介紹了5G技術及其在工程機械化上的應用。他表示,隨著新基建部署提速,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化基建促使傳統基建駛入技術進步和改造新賽道。智慧建造作為新老基建交互期的重要技術承接行業,將成為提升品質、強化優勢的切入點。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主動承擔央企責任,開啟了建筑產業與通信產業深度融合的探索,充分依托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特性,目前中國聯通已實現塔機可視化等施工機械應用的落地且已在建筑業的大型機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重點體現在在人員認證、安全生產、事故追溯、權責劃分等四個方面,對應項目質量、進度、安全、生產等項目核心要素,為工地施工項目全流程生產制造保駕護航。同時基于現有能力,中國聯通還將結合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據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持續為工地機械施工領域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助力建造行業高質量發展。
5G驅動,智造高品質工程(cheng)
智慧建造,賦(fu)能高(gao)質量(liang)發(fa)展
中建(jian)八局(ju)一(yi)公司華北分公司總工王萌
中(zhong)(zhong)建八局(ju)一公司華北分公司總工王萌在報告中(zhong)(zhong)也表(biao)示,5G攜手建筑業,多領域協同發展,深度融合系統創新,構建“建筑工程神經網絡”,實現“人機料法環測”等要素的全面感知、互通互聯,打造“建筑工程智慧大腦”,實現決策分析、風險預控,助力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新一代智慧建造泛在設施,5G成為建筑行業智慧化最佳選擇。5G強大的通信能力,讓遠程操作、機器人建造等應用落地,構建質量、安全、進度、成本智慧管控體系,打造項目級、企業級政府監管級多層次多維度智慧建造平臺。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勇立時代潮頭,探索5G在建筑業的應用,全面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BM技術、區塊鏈,為建筑業智慧化發展注入新動能,以數字畫筆描繪建筑業轉型升級新藍圖。
5G技術在智慧(hui)工地機(ji)械管(guan)理中的應用(yong)
中鐵建工集團研究院(yuan)副院(yuan)長張濤(tao)
中鐵(tie)建(jian)工集(ji)團研究院副(fu)院長(chang)張濤做了《5G技術在智慧工地機械管理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指出,5G技術融入智慧工地平臺,結合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加邊緣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智慧工地的顛覆性變革。5G技術應用在施工機械管理,實現塔機安全防碰撞、吊鉤可視化,實現施工升降機安全監控,實現挖掘機遠程操作、工作定位、材料運輸等等。利用5G通信技術、以及快速發展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提高施工現場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實現工地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提升企業設備管理水平。
5G技術在(zai)推(tui)土(tu)機(ji)上的(de)應用(yong)研(yan)究(jiu)
山推工程機械股(gu)份有限(xian)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湖濱
山推工(gong)程機械股(gu)份有限公(gong)司研(yan)究院(yuan)副院(yuan)長湖濱(bin)做了《5G技術在推土機上的應用研究》的報告。從2015年山推首臺遙控推土機完成試制,到2019年山推首臺5G遙控推土機發布,短短幾年間山推遙控推土機已經逐步具有系列化產業化等特點。山推遙控推土機具有智能控制、影像實時監控、無線數據傳輸、安全自主防御、鏟刀一鍵找平五大系統。利用互聯網和5G通信技術,遠程遙控技術在一定距離內實現對工程機械的控制。通過5G核心網的建立,利用CPE進行數據的二次加載和增強,形成了圖像和數據的實時傳輸,實現了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擺脫了遙控距離的限制,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滿足用戶的需求。
穿越未(wei)來之城,解讀雄安方案化
中(zhong)建物資設(she)備有限公司書記郭志剛
中(zhong)建物資設備有限公司書(shu)記郭志(zhi)剛就雄安新區(qu)建設規劃與施工機械化的(de)探索(suo)和實(shi)踐(jian)做(zuo)了(le)精彩報告(gao)。2020年春節以來,雄安新區已轉入大規模工程建設階段,一批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正加速推進,呈現出塔機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對施工機械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進場策劃沒有充足準備期,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疫情和天氣造成不利影響,資源匹配不在最佳時機……所有項目都是跑步進場,高速運轉,超速前進。計劃外、臨時決策增多,各項檢查頻繁,作業環境復雜多變。
施工機械租(zu)賃(lin)方(fang)一定要具有:良好的(de)政治意識、強烈的(de)奉(feng)獻精神;廣泛的(de)溝通渠道、積極(ji)的(de)業內對接;豐富的(de)資源(yuan)匹配、誠信的(de)合作伙伴;足夠的(de)安(an)(an)拆力量,穩(wen)定的(de)安(an)(an)拆技(ji)術;規范的(de)現場管理、成熟(shu)的(de)業務技(ji)能;完善的(de)安(an)(an)全(quan)體系、可靠的(de)安(an)(an)全(quan)管控。無論是施工總包單位(wei),還是租(zu)賃(lin)方(fang)或是設備廠家、合作伙伴投身雄(xiong)安(an)(an)新(xin)區建設應該牢固樹立: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奉(feng)獻精神:更高(gao)標準(zhun)、最優品質,完美履約;同舟共濟(ji),資源(yuan)共享,合作共贏(ying);科技(ji)引領創新(xin)驅(qu)動(dong),與(yu)時俱進;本質安(an)(an)全(quan)、行為安(an)(an)全(quan)、體系安(an)(an)全(quan)。如欲參(can)與(yu)雄(xiong)安(an)(an)建設,你準(zhun)備好了嗎?
塔機(ji)租賃(lin)(lin)大數據分析及(ji)后疫情時(shi)期租賃(lin)(lin)市場展(zhan)望
上海龐源機械租(zu)賃有(you)限公(gong)司執行董事、總(zong)經理柴昭一(yi)
上(shang)海龐源(yuan)機械租賃(lin)有限公司執(zhi)行董事、總經理柴昭一以龐源(yuan)租賃(lin)公司的(de)全部7200臺塔機實際的接單情況為數據采集樣本,形成塔機租賃景氣度指數,指數的起伏反應市場實際的供求關系。后疫情時期,租賃行業集中度持續上升,存量市場催生大型企業;加強后市場建設、打造再制造基地,構筑核心能力;對比規模和盈利,安全才是行業的生命線,安全的投入(人、體系、培訓、裝置、設施等)才是最急需和必要的;短期逐利行為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資金、智能設備、再制造將成為行業真正的護城河,抓住時代的機遇,才能更上一層樓。
高層建筑輕(qing)量化施工作業集成(cheng)平臺的研究與應用
中(zhong)建三局工程(cheng)技(ji)術(shu)研究院技(ji)術(shu)開發部副經(jing)理王磊(lei)
中(zhong)建三(san)局工程技術研究院技術開發部(bu)副經(jing)理王磊介紹了(le)中(zhong)建三(san)局在摩天大樓建造“空中造樓機”技術的基礎上,借鑒重載施工裝備集成的理念,結合普通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工藝特點,在保留了設備集成功能的同時,利用集成平臺承載力大的特性,充分集成了更多專業工序,形成流水化施工模式,提升了精益建造水平,打造了安全、高效、全天候的作業環境,通過對設備構配件的輕量化、標準化的研究應用,輕量化施工作業集成平臺,總重量可控制在300噸以內,材料周轉率90%以上,應用經濟性取得了較好突破。
建筑起(qi)重機高風險(xian)危險(xian)源分析及對策
浙江省建筑科學研(yan)究院(yuan)副總工程陳安軍
浙(zhe)江省(sheng)建筑(zhu)科(ke)學研究院副總(zong)工程(cheng)陳安軍分(fen)享了題為《建筑(zhu)起重(zhong)機高風險危險源分(fen)析及對策》的報告。隨著我國建筑(zhu)業蓬勃發展,建筑(zhu)起重(zhong)機械(xie)事(shi)(shi)(shi)故呈高發態勢。大量事(shi)(shi)(shi)故原因(yin)分(fen)析匯總(zong)結果表(biao)明,事(shi)(shi)(shi)故原因(yin)存(cun)在“簡單、重復”二個特點。本報告按各類原因引發事故的占比和造成的后果,以大量真實事故案例作為依托,提出了三類特高和八類高風險危險源的重點監管目錄和應對措施。這些特高和高風險危險源引發的事故占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總事故的95%以上。并且,這些危險源的引發幾乎均與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差、專業知識薄弱有關。他指出,以事故原因為導向,充分發揮各方主體責任單位作用,精準施策,重點做好高風險危險源的防控工作,治標治本,方能杜絕較大以上事故發生,有效降低一般事故發。
建筑起重機械智(zhi)能化制(zhi)造(zao)與高(gao)品質性價比升級
大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茹(ru)
大漢科技股份有(you)限公(gong)司總經理張茹的(de)(de)報告稱,中國塔(ta)機、升降(jiang)機的(de)(de)產量(liang)(liang)已(yi)經連續(xu)多(duo)年保持(chi)全球第一,但(dan)制(zhi)造(zao)技術與(yu)(yu)產品質(zhi)量(liang)(liang)與(yu)(yu)國外先進水平仍有(you)較大差(cha)距(ju)。傳(chuan)統(tong)的(de)(de)制(zhi)造(zao)模式己經無法滿足大批量(liang)(liang)生產的(de)(de)產能要求,質(zhi)量(liang)(liang)與(yu)(yu)效率的(de)(de)矛盾(dun)也制(zhi)約了行(xing)業(ye)(ye)的(de)(de)進步發展。大漢科技及時洞悉制(zhi)造(zao)業(ye)(ye)發展趨勢,以實現制(zhi)造(zao)過程(cheng)的(de)(de)智(zhi)能化(hua)和(he)綠色(se)化(hua)為(wei)目標(biao),以提升智(zhi)能制(zhi)造(zao)能力為(wei)重點,增(zeng)強產業(ye)(ye)競(jing)爭(zheng)力。自2017年開始,累計投入4億元,組建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突出全自動智能加工生產和車間管理信息化的特點,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塔式起重機等大型鋼結構智能加工和裝配,全面提升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加工工藝質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人為因素對加工質量的影響。通過一系列智能化升級,大漢科技產品實現了“安全性、人性化、智能化、遠程控制與服務”的全方位提升,助推公司實現從“高性價比”到“高品質性價比”到“高端品牌”的戰略轉型,促進了塔機、施工升降機的制造能力提升與質量可靠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武(wu)漢港迪電(dian)氣有限公司總(zong)經理(li)李(li)小松探討了智能塔機(ji)信息化管(guan)理(li)技(ji)術,包含塔機(ji)單機(ji)控制管(guan)理(li)系統CMS;探討了無人駕駛塔機的關鍵技術,從而引出智能塔機無人駕駛控制系統,以期解決塔機操作高空高危作業、人工成本日益增加等問題。
施工機(ji)械(xie)化(hua)分會秘書長吳(wu)學松
會(hui)議期間,吳學(xue)松(song)秘書長代表施工機(ji)(ji)械化分會(hui)做了施工機(ji)(ji)械化分會(hui)2019-2020工作報告,公布了2020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施工機械專家的評審結果,并為大會做了會議總結。
北京(jing)城建集(ji)團副總工程師王甦為(wei)大漢等理事(shi)單位頒發證書
會議第二天,200余位參會嘉賓參觀了大漢科技股份公司投資4億元新建的智能化塔機、升降機生產線,一系列新產品及批量化高性價比建筑起重機械智能化生產制造,并現場觀摩了7025平頭塔機140%-150%靜載實驗,大漢科技新推出的H系列平頭塔機,設計標準對標國際標準,靜載和動載型式試驗均高于國家標準,以精工制造和高可靠性為租賃行業安全發展保駕護航。大漢科技逐步投產的綠色智能化工廠擁有七條自動化生產線,起重行業內首次運行的電泳噴粉涂裝線;100多臺國際知名品牌工業焊接機器人;20多套數控加工中心;多臺板材、型材激光切割機等先進設備;并集成MES控制系統,實現工藝參數實時監測,氣體、焊材等易耗品統計分析功能,智能化水平、生產效率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
中建八局(ju)山東分(fen)局(ju)安全總監陳(chen)力全等(deng)嘉(jia)賓參觀(guan)智能化工廠
隨后又(you)觀(guan)摩了由中建(jian)八局一公司(si)承(cheng)建(jian)的濟南(nan)360m平安中心超高層項目智慧建造、5G技術在機械設備上的創新應用。主要亮點:5G技術用于塔機監控,升降機直達平臺頂部,整體提升爬架技術、鋼結構焊接機器人應用,超高層混凝土泵送、鋼管柱頂升自密實混凝土……一系列行業創新技術,首次業內觀摩。
回首(shou)2020年上半年,在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后大漢科技仍然保持快速穩健發展,以大漢科技為代表的國內民族制造業對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未來,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國家將更注重投資拉動經濟,隨著“兩新一重”重大戰略持續推進、雄安新區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火熱開展、以及建筑業自身在新模式、新技術上的轉型升級,建筑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將受到長期支撐,隨著5G、信息化、智慧建造、節能環保、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大漢科技也將在自主創新、質量提升、轉型發展等方面奮起直追,為施工機械化的高端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為實現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